close


         45
歲的陳先生自2年前因頭部外傷引起癲癇發作,開始使用『癲能停』(dilantin,學名為phenytoin)睡前3顆以控制癲癇發作。這次陳先生是因跌倒以致腦出血被送到急診,在急診室的抽血報告顯示癲能停濃度竟高達60毫克/(以本院為例,正常療效濃度約為10-20毫克/)。在醫師詢問下,家屬表示抗癲癇藥物平日都是病患自行服用,跌倒當天誤以為癲癇又發作,才又多吃了癲能停3粒,沒想到導致藥物過量。

 


        這則案例彰顯了病患與家屬對於「抗癲癇藥物的用藥安全」的認識是極為重要的。不像心絞痛發作時緊急服用『救心』(NTG)可以立即緩解心絞痛,抗癲癇藥物是用來預防癲癇發作的,所以平常就要規則服藥以維持穩定的血中濃度,不能夠在癲癇發作時才服藥。因為多數抗癲癇藥物的血中療效範圍狹窄,不按照藥囑規則吃藥的後果是容易因藥物濃度不足而使癲癇難以控制,或因藥物濃度過高引起藥物中毒。

 


        以癲能停為例,藥物劑量的增加與血中濃度上升並非線性比例。當趨近療效範圍時,往往增加一點劑量,血中濃度即上升許多,甚至會過量,所以不能擅自增加藥量,且藥物過量時也會誘使癲癇發作。當此藥濃度高達30-40毫克/升時,可能會造成頭暈、噁心嘔吐、四肢無力而跌倒;而濃度到達50-60毫克/升時,更可能引發癲癇發作,甚至心搏過慢而致命。因此規則服藥以維持適當血中濃度是很重要的,也可避免醫師在不知「因服藥不規則造成血中濃度不夠引發癲癇」的情況下,再次增加藥量,埋下日後藥物過量原因。

 


        很多病患都知道規則服藥的重要性,但是就是會忘記吃藥,特別是年紀大又有過中風者,往往因記憶力變差而導致用藥錯誤。而「該吃藥時,常忘記吃藥;隔日想起來,趕快多吃一些」,也是常犯的錯誤觀念。一般忘記服藥之後補服藥物是有規則的:對於血中有效濃度狹窄的藥品而言,若忘記服藥,一旦想起來,應儘快補服;不過,若已接近下一次給藥時間時,譬如一天服藥23次的抗癲癇藥物,若距離下一次給藥時間4小時以內,則不必補服,也就是應儘量避免「短時間內有雙倍藥量進入體內」。不過假如常有忘記服用藥物的情形,應於下次回診時如實告訴醫師,試著改善用藥習慣,或調整藥物種類與劑型。

 


        針對患者容易忘記服藥的情況,可以請家屬協助按時給藥,或與工作及日常生活習慣做結合,甚至以鬧鐘設定提醒患者服藥。例如病患有晚上飯後散步習慣時,可養成習慣固定於散步前給藥。但不論作何種提示,記憶力差者應養成於給藥後立刻作給藥記錄,以避免重複用藥。

 


        藥物半衰期較短者如癲通(tegretol,學名為carbamazepine),由於藥物吸收快,一天要服藥24次才能避免血中濃度過度波動。後來藥廠利用技術將藥物調製成緩釋錠,如癲通緩釋錠(carbamazepine cr),可延長藥物吸收時間,用藥因此可改為一天2次。此類特殊劑型既可以減少給藥次數而增加病患服藥遵從性外,也可避免血中濃度急速升高引起的副作用。但此種特殊劑型千萬不可磨粉服用,否則錠劑內藥量一次釋出,仍然容易造成中毒。再者,對於抗癲癇藥物的使用,請勿任意更換廠牌與劑型;即使在醫師同意下更換廠牌,也應留意癲癇控制狀況,必要時可抽血監測藥物血中濃度。

 

 



        有些病患不規則服藥並不是忘記,而是擔心副作用而害怕吃藥。抗癲癇藥物的副作用大致上可分三種類別:

 


        第一類是與個人體質有關,像癲能停、癲通、樂命達(lamotrigine)等,在服藥初期(大約三個月內),應注意是否有皮膚過敏症狀,或類似感冒現象如眼睛周圍及臉部腫脹,口腔潰瘍、草莓舌等。如果可以及早注意,告知醫師停藥,可以避免發生如史帝芬-強生症候群(Steven-Johnson syndrome)等全身嚴重過敏反應。

 


        第二類是與劑量有關,通常是神經學上的症狀,如眩暈嗜睡、頭痛、步態不穩等,可藉由調整劑量而改善症狀;假使因病情需要而無法調降劑量時,也可改變給藥方式或搭配其他藥物而使副作用減至最低。

 


        最後是長期服藥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可透過一些方法作適當的防治。例如長期服用癲能停,應注意口腔的清潔衛生以避免齒齦增生或發炎,影響外觀。長期服用巴比妥(phenobarbital)、癲能停、癲通、帝拔癲(valproic acid),應該防治骨質疏鬆,可補充維生素D與鈣片。長期服用巴比妥、癲能停,應該注意是否有貧血,可以補充葉酸。長期服用妥泰(topiramate),則應多喝水防止泌尿道結石發生。體重肥胖者可以從妥泰獲得減肥的好處,但若是服用帝拔癲、癲通、赦癲易(vigabatrin)、鎮頑癲(gabapentin),則應控制飲食,避免增加體重。

 


        當發生前述副作用時,應與醫師討論,而非自行減藥或停藥。將癲癇發作次數減至最少、
改善生活品質,是病患與醫師共同的期待。醫師的職責是考量癲癇種類與個別患者體質,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但正確服藥,且把服藥後的反應詳盡告訴醫師,是病患應盡的義務。經由醫師、藥師的協助,可獲取相關知識,建立對疾病控制的信心。

 

 

(作者為長庚醫院藥劑部 顏素珍藥師,腦功能暨癲癇科  謝向堯醫師校閱。本文刊登於長庚醫訊 10011月號 『癲癇的全方位治療』專刊)

 

arrow
arrow

    CGMHepilep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