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5年前和朋友到台北縣八里鄉爬觀音山硬漢嶺,回程搭車到台北市金山南路底,下車時雙腳竟然「定格」無法行動。在朋友協助下,大約半小時才稍稍解開雙腳的「抽筋」,趕回家泡了兩個小時的溫水澡,才逐漸恢復。


        5年多來,每次只要走個幾百步或上千步,晚上睡覺時雙腳就從腳底、腳踝、小腿,一路抽筋到大腿內外側。有時抽筋到站也不行、坐也不行,如此折騰數十分鐘,泡完熱水才平復,現在更嚴重到手指及雙臂也會抽筋,簡直是「生不如死」。


        這些年來,我看過不少醫院,也請教過中醫師和很多識與不識的人,但都沒效,聽說聯合晚報錢大夫專欄專門替人解答各種疾病疑難,懇請惠予指教為感。(王先生,75歲,台北縣永和市)

答1:


        王先生這5年來看過不少醫師,我想該做的檢查都已做了。一般說來,運動後會有抽筋現象,後來連晚上睡覺時也會如此,可能的原因不少。我認為應考慮的是內分泌及新陳代謝問題,如有甲狀腺功能障礙或糖尿病等疾病,或電解質不平衡,就有可能出現這種症狀。


        我建議王先生不妨找神經內科醫師做詳細的檢查,除抽血檢查有無內分泌或新陳代謝疾病外,也應做下肢神經循環、下肢血管超音波及肌電圖等檢查,因為部分運動後抽筋現象和下肢動脈狹窄有關。


(諮詢醫師/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向堯)

 

答2:


        從王先生敘述內容看來,我覺得有可能是「間歇性跛行」,這是一種血管狹窄或阻塞引發的疾病。如果症狀很快就恢復,甚至坐著休息一下又能走了,就是脊椎神經的問題;如果症狀拖得較久,且合併有很痛的不適感,就是血管性的問題。


        我認為王先生的問題可能屬後者,也就是血管性問題導致的間歇性跛行。我們心臟往下有個很重要的血管,稱為髂動脈,分成左右兩條,分別通往左右兩條腿。由於現在大家吃得比較油,膽固醇濃度普遍偏高,血管容易因狹窄而阻塞,一旦塞在分支前的髂動脈,且又突然激烈運動,就會出現間歇性跛行。而這種症狀和一般俗稱的「抽筋」不同,不能混為一談。


        我建議王先生儘快到神經外科或血管外科就診,透過階段性動脈血管測試或核磁共振血管攝影,檢查髂動脈是否狹窄,並確認狹窄或阻塞的部位。若證實髂動脈已出現狹窄或阻塞,視情況開刀清除造成狹窄的粥狀組織,或裝置血管支架。如果出現問題的那段血管已不堪使用,就應施以迴流繞道手術,或換上一段人工血管。


        由於王先生已75歲了,頸椎神經多半已開始狹窄,不妨另找時間好好檢查一下,及早排除神經問題引起的間歇性跛行。


(諮詢醫師/花蓮門諾醫院復健科主任楊緒南)

 

 

arrow
arrow

    CGMHepilep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